6月20日下午,青羊总部经济基地一期国际会议中心内掌声如潮,由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委组织部和团区委联合举办的“青羊区2025年基层理论宣讲大赛暨党课开讲啦”活动决赛在此火热上演。来自全区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的12名选手,巧妙选取身边人、身边事作为“小切口”,通过情景剧演绎、多媒体互动等多元表达,呈现了一场有深度、有温度、有趣味的视听盛宴。
“小切口”见“大主题”
理论“活起来”
比赛中,选手们紧扣科技强国、对外开放、体育强国、立园满园等主题开展宣讲,他们立足岗位实际,将理论政策转化为生动鲜活的故事。
“听,这是战斗机的轰鸣声……”比赛伊始,来自区委宣传部的选手袁梓芯第一个登台,她以《蓉城为何要坚定开窗》为主题,从川味飘香的郫县豆瓣到汽车出口,再到精密仪器的出海,用一串带着轰鸣声与烟火气的故事链,将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宏大叙事,具象化为蓉城大地上的生动实践,揭示了对外开放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活力催化剂”。
世运会即将到来,成都的体育“热潮”再次点燃。来自区教育局的韩金金以《火热球市,为什么是成都》为主题开展宣讲。选手以多个在凤凰山体育场的足球赛事视频为串联,讲述了全场球迷为患病小球迷林子金呐喊“雄起”、为身患残疾的特殊球迷留出最佳观赛场地、邀请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一线工作者到场看球的温情故事,渲染出成都这座兼具包容性和烟火气的城市,让不同年龄、职业、地域甚至国籍的人们,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将“体育强国”的主题注入滚烫的成都温度。
“起步走,立正……”比赛中,来自团区委的选手任媛圆和几名穿着礼服的青少年迈着强有力的步伐,举着红旗走上舞台,以《青羊少年:以热血铸剑,为强军逐梦》为主题开展宣讲。他们以情景演绎,展示了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境界分校青少年国旗护卫队的故事,将他们日常训练、护卫国旗的点滴故事搬上舞台,将“强军梦”具象为少年们挺拔的身姿,为观众带来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公开课。
“来,参照这个数据赶紧看下自己超重没有”“以大家经常吃的锅盔为例,晓不晓得增值税是咋个来的”……现场,选手们逐一登场,立足自身工作实际和生活经历,以“小切口”入手,宣讲了《全民控体重,科学“瘦”生活》《税收的前世今生》《立园满园共享共建》等故事,让营商环境、体重管理、税收等理论知识接地气的“活起来”。
深挖细掘
让理论故事有“触感”
比赛中,有多名选手都以“歼10”“歼20”、青羊研制的eVTOL“文鳐”等蓝天上的“利?!蔽?,讲述我国航空工业、航空航天技术的迭代升级。
“我们铆接的不是零件,而是战鹰的脊梁……”选手冯攀龙以《国之重器,源于匠心》为主题,讲述了老一辈成飞人在曾经的艰苦岁月中,在刺骨水桶中通宵绘图、在高温车间里打磨零件的日子,创造出一代代国之重器的战斗机,践行着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执着专注的大国匠心“密码”,彰显出“重器有形,匠心无界”的内核。
比赛越来越激烈,选手们借助图片、视频、实物、道具,运用姿态、动作、手势、表情,从不同的故事、不同的视角,用接地气的语言阐释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基层探索。
“在清波社区,没得哪个认不到我,我就是社区志愿者小赵……”来自苏坡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赵梦梦穿着蓝色志愿者马甲一登场,用接地气的方言,瞬间把观众的目光聚焦到她的故事——社区治理。她以《小巷星光——在烟火人间走出治理温度》为题,用短视频、说唱、情景演绎等多元表达形式,以每天上万的步数数据“串联”起调解邻里矛盾、为流浪猫搭建起科学投喂点、为居民解决空调漏水等“家长里短”;再到社区开展非遗集市、成立网格志愿者队伍、将停车位改造成孩童游乐场等“微治理”的生活场景,不断打通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新颖的形式、活泼的演绎、生动的表达,让清波社区的治理温度具象化。
比赛中,选手们或聚焦国家战略,讲述科技兴企的实践探索;或展现基层担当,讲述党员干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生动事迹;或探索党建引领,呈现基层党建创新、社区治理、企业发展的崭新面貌。现场评委从宣讲主题、宣讲技巧、舞台形象、现场感染力等方面对参赛选手进行点评。评委表示:“选手们准备充分,用小切口讲好大主题,小故事讲活大道理、小细节讲出大效果,既有‘理直气壮’讲道理,还娓娓道来讲故事,良好地展现了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员的风采,也巧妙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本土化、普及化和大众化,让高大上的理论有了触手可温的质感。”
经过角逐,现场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同台竞技,进一步提升参赛选手的理论素养和宣讲水平,下一步,还将细致打磨宣讲故事的细节,挖掘更具生动性、趣味性、喜闻乐见的基层故事,让故事更具共振、共情、共鸣之情,组织宣讲员以创新形式、多元视角、百姓语言开展宣讲,让青羊基层理论宣讲“声”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