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起社区里,和谐家园展新颜。如今,越来越多的热心人扎根社区,尽己所能,用实际行动推动社区治理焕发新活力,擦亮和美社区的文明底色?!拔拿髑嘌颉甭叫瞥觥霸凵缜锏娜刃娜恕毕盗斜ǖ?,倾听他们的故事,见证平凡中的不凡奉献。
谢文丽,一位深耕教育事业数十载的人民教师,在三尺讲台上,她用粉笔书写春秋,以知识浇灌幼苗,将无数学生送向理想的彼岸。退休后的她,本可安享悠闲时光,却始终心系教育,惦记着孩子们的成长。
离开了学校,我依然想为孩子们做点什么。
2021年寒冬,谢文丽老师与与黄土社区的志愿者唐兴华老师相遇,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在与唐老师的交谈中,她深刻感受到社区对居民服务项目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敏锐察觉到,适合小朋友参与的活动场景近乎空白,怀揣着教育初心,谢文丽老师将心思投入到为孩子们搭建阅读交流平台的工作中,在社区罗敏老师的指导下,谢文丽老师开启了融创观玺台花园小区图书流转基地的筹备之路。
万事开头难,只要去做就会有答案。谢文丽老师凭借着多年教育工作积累的韧劲儿与亲和力,挨家挨户开展居民调查,详细地向居民们描绘图书流转基地的美好愿景,耐心询问他们对成立基地的看法与意愿。不少居民被她的热情与真诚打动,最终在多位居民的支持和三名热心居民的主动加入下,这个“想法”开始落地实施。
在实施初期,黄土社区工作人员罗敏悉心为谢文丽等讲解“自组织建设”程序,积极协调资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与观玺台小区物业达成合作,为图书流转基地争取到小区大门口附近的空闲场地与书柜,此外,社区还捐赠了300余册图书,图书流转基地初见雏形。在此期间,谢文丽老师积极号召居民捐赠图书,大家纷纷响应,一本本承载着知识与爱心的书籍汇聚于此。
2022年1月21日,“图书流转基地”落成,此时它有了一个更为生动的名字——魔法书语小屋。小屋开放当天,近20名小朋友前来“做客”,现场阅读、借阅书籍,欢声笑语充斥着整个小屋。此后,每周五19:00-20:30,小屋都会准时敞开大门,成为孩子们的阅读乐园。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缺乏阅读指导经验的志愿者难以组织具有吸引力的活动,小屋活跃人数逐渐流失;冬季,缺乏保暖设施的小屋,也让孩子们的阅读体验受到影响;其次,缺乏系统管理,志愿者流动率高,稳定性差,借阅的书籍也无法有效回收……种种问题困扰着谢文丽:“明明初衷是好的,一开始也好好的,为什么现在是这个样子?”她看着“空空的”魔法书语小屋,甚至一度产生了放弃的想法。
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感与对社区阅读事业的无限热爱,让谢文丽老师选择继续坚持,并主动“改造”起小屋。即便只有自己一人,她依然在每周五按时开放小屋。天气寒冷,她就提前准备好取暖器;阅读活动缺乏趣味性,她就结合过往教学经验,精心设计小游戏和分享会。尽管此间参与人数寥寥,但她依旧没有放弃,只要有孩子来参加,她都会认真设计活动,争取让每个人都了解阅读、喜欢阅读、爱上阅读。
她的坚持逐渐被更多人看到,这份坚守终于迎来转机。6月,成都书语公益服务机构主动联系到谢文丽,免费提供了专业的书籍借阅系统和200多册图书,小屋再添新活力。恰逢暑假,小屋再度热闹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此后,越来越多人通过谢文丽老师了解到魔法书语小屋,小屋在各方支持下也不断“茁壮成长”。2022年年底,黄土社区资助书柜一个、图书100本;2023年,继续资助书柜一个、图书100本;2024年年底,资助三组书柜、两套适合儿童阅读的桌椅,图书200册,照明设备7套,进行墙壁美化。
小屋的运营离不开志愿者的支持。在与谢文丽老师的交流中,唐兴华老师了解到小屋志愿者管理的困难,便主动通过“文明兴蓉”平台招募志愿者,让许多偶然到访的朋友成为如今的核心志愿者。
从筹备之初的艰辛探索,到运营困境中的孤独坚守,谢文丽老师无私奉献与坚持不懈的精神像“一束光”,照亮小屋,温暖着每一个前来阅读的人,如今,魔法书语小屋已走过四年,并且在多方助力下蓬勃发展。
谢文丽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人加入小屋,共同打造起一片充满书香的精神家园。